近日,一則關于91助手停止服務的公告引發科技圈熱議。這個曾以19億美元身價被百度收購的第三方應用平臺,將于9月27日全面終止運營,未到期的VIP會員需在截止日前申請退款。這個消息讓不少老用戶感慨:曾經裝機必備的軟件,終究還是退出了歷史舞臺。
回溯2007年,當喬布斯推出首款iPhone時,這款劃時代的產品卻因封閉生態飽受詬病。用戶若想更換鈴聲必須通過繁瑣的iTunes同步,第三方輸入法更是無從談起。這種"反人類"的設計催生了特殊需求——由開發者熊俊創建的iPhone PC suite(后更名為91助手)應運而生。這個最初為解決個人痛點開發的工具,被網龍收購后迅速成長為破解iOS生態的重要渠道。
在安卓陣營,情況則呈現出另一種混亂。由于Google Play未能進入中國市場,各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尚未成熟,第三方平臺成為用戶獲取應用的主要途徑。91助手、豌豆莢等平臺通過提供經過篩選的應用庫和便捷的文件管理功能,迅速占據市場制高點。數據顯示,2012年第三季度91助手用戶規模突破1.27億,應用下載量超過100億次,成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應用分發平臺之一。
這種野蠻生長的態勢在2013年達到頂峰。面對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激烈爭奪,百度以19億美元的天價收購91無線(包含91助手和安卓市場)。這筆交易背后,既有對移動流量入口的戰略布局,也包含防止競爭對手截胡的考量。據知情人士透露,在百度宣布收購前最后一分鐘,阿里巴巴仍在與網龍高層接觸。
收購初期的確顯現成效。DCCI數據顯示,整合后的百度系應用商店在安卓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24.1%。但這種靠并購獲得的市場份額,未能解決根本性矛盾——移動生態的控制權正在從軟件層向硬件層轉移。iOS系統通過持續優化,逐漸填補了功能缺口,照片云端同步等原本需要越獄才能實現的功能成為標配。同時,嚴格的版權保護機制使得盜版應用生存空間日益萎縮。
安卓陣營的變革更為劇烈。2015年中國移動游戲渠道流水分布顯示,硬件廠商僅分得5.7%的收益,而第三方商店卻占據43.3%的份額。這種利益失衡促使OPPO、vivo、小米等主流廠商在2014年組建硬核聯盟,通過統一SDK接入和五五分成模式,重構游戲分發格局。數據顯示,聯盟成立僅一年后,用戶通過官方應用商店安裝應用的比例就攀升至67%,五年后滲透率更達到64.38%。
當手機廠商逐漸完善自有應用生態,第三方商店的生存空間被持續壓縮。91助手在被百度收購后,資源逐步向百度手機助手傾斜,業務拆分加速了其衰落進程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酷安等平臺通過轉型數碼社區成功轉型,而91助手卻未能找到新的生存路徑。
這場變遷揭示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深層邏輯:第三方應用商店本質上是特定歷史階段的過渡產物。它們寄生在iOS系統不完善和安卓生態混亂的土壤中,當宿主生態系統逐漸成熟,這些"補丁"式存在的價值自然消散。百度的19億美元收購,與其說是戰略失誤,不如說是時代轉折期的必然代價——當移動生態從混沌走向有序,曾經的規則制定者終將讓位于新的秩序構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