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消費電子行業迎來“金九銀十”銷售旺季,智能手機、智能眼鏡等新品密集發布,產業鏈企業業績顯著提升。隨著AI技術深度融入消費電子產品,行業正經歷新一輪增長周期,頭部企業估值與市值同步攀升,展現出強勁復蘇勢頭。
華為與蘋果的年度新品對決成為行業焦點。9月初,華為率先發布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,實現芯片、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全棧自研,引發市場高度關注。一周后,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也將登場,兩大巨頭的新品博弈折射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向高端化、技術密集型轉型的趨勢。據Counterpoint數據,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%,但營收增幅達10%,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,顯示高端機型對行業利潤的拉動作用。
華為在折疊屏領域的領先優勢持續擴大。國際數據公司(IDC)報告顯示,2024年上半年華為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374萬臺,占據國內75%的市場份額,遠超其他品牌。該機構預測,2025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將達1983萬臺,中國市場占比將穩定在40%以上。華為二季度以1250萬臺出貨量重返國內市場榜首,市場份額達18.1%,其技術迭代與產品創新正重塑高端手機競爭格局。
產業鏈企業迎來業績爆發期。A股半年報顯示,深圳消費電子板塊上市公司整體表現亮眼。工業富聯以3607.60億元營收、121.13億元凈利潤領跑行業,市值突破萬億元大關,成為國內電子行業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。立訊精密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均增長超20%,8月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,擬通過A+H股布局加速全球化。飛榮達作為華為、蘋果、三星等企業的供應商,上半年凈利潤翻倍,其在電磁屏蔽、導熱材料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助力市場份額提升。
據同花順iFinD數據,深圳消費電子行業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797.2億元、凈利潤243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25.6%和17.4%。隨著第三季度進入行業傳統旺季,AI手機、AI眼鏡等新品進入量產高峰,產業鏈企業有望延續業績增長態勢。
AI技術正成為消費電子行業的新增長極。今年4月以來,資本市場對電子行業的關注度顯著提升,8月底A股電子行業總市值超越銀行業,躍居各行業首位,較十年前的第9位實現跨越式發展。立訊精密負責人指出,消費電子競爭已從硬件參數轉向AI應用生態的軟硬件融合體驗,企業需通過新材料、新技術開發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。
多家深圳企業通過AI技術實現業績轉化。工業富聯受益于AI服務器需求增長,出貨表現優于市場整體;長盈精密開發的AI筆記本電腦和可穿戴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入量產階段,上半年消費電子業務營收達53.04億元。招商證券分析認為,AI與終端產品的融合將催生創新浪潮,手機、電腦、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有望迎來新一輪技術升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