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,AI硬件將穿過“機械響應”的門檻,真正走進用戶的生活細節。
“語音將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核心入口,就像鼠標定義了PC時代,觸屏定義了移動時代。”谷歌前CEO埃里克·施密特的預判,正被行業數據加速驗證。
IDC《2024年全球AI語音交互設備市場報告》顯示,2024年全球語音交互設備出貨量突破5億臺,同比增長28%,其中搭載端云協同技術的設備占比超60%;同時,QuestMobile調研數據指出,72%的用戶在智能硬件交互中優先選擇語音方式,“動口不動手”已成為主流需求。
與此同時,智能硬件賽道陷入“算力不夠、模型難選、成本高企、競爭激烈” 等多重難題。端側設備受限于SOC芯片算力,難以支撐大模型復雜運算;市場上大模型種類繁多,廠商難以為不同場景匹配最優模型;硬件升級、云端調用雙重成本擠壓利潤空間,疊加產品同質化嚴重,行業亟需一套可落地的“破局方案”。
嘉興聲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嘉興聲芯”)是一家專注于智能語音交互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,其核心成員由來自Nuance、摩托羅拉、科大訊飛、盛大創新院的資深專家組成,團隊專注智能語音技術領域超過20年。
依托團隊的深厚積累,嘉興聲芯掌握了自研的端側核心技術,涵蓋語音信號處理、語音喚醒、聲紋識別、語音識別、語音合成等關鍵環節。在此基礎上,公司結合阿里云通義大模型能力,在AI玩具、車載后裝等場景撕開缺口,為傳統硬件廠商提供高性價比AI升級方案。
本期「AI火花集」切入智能語音賽道,對話嘉興聲芯總經理何昕,一同探索語音交互如何讓AI硬件從“機械響應”走向“讀懂人心”。

端云分工,破解AI硬件核心痛點
AI硬件落地,繞不開三個關鍵命題:如何確保隱私安全?如何避免指令響應延遲?如何平衡性能與成本?
嘉興聲芯與阿里云的合作體系中,“端側做減法、云端做加法” 的協同模式成為解決這些痛點的最優解之一。
嘉興聲芯UVOICE方案的端側技術,為智能硬件打造“靈敏的耳朵”和“高效的神經中樞”。在硬件適配層面,聲芯科技針對ARM、RISC-V、DSP等主流芯片架構優化算法模型,可在RTOS/Linux小系統上流暢運行。這意味著傳統家電、低價玩具等算力有限的設備,無需更換芯片就能接入語音交互功能,硬件升級成本直線下降。
其自研的3A語音信號處理算法,能在嘈雜環境中過濾掉背景噪音;離線指令詞處理,避免依賴云端導致的延遲;支持多喚醒詞制定,且能通過聲紋區分用戶,為后續云端個性化服務提供基礎。
“端側處理的核心是‘做減法’——只把干凈、非隱私的信號傳給云端。”何昕表示,用戶的聲音包含大量隱私信息,若直接上傳云端存在泄露風險,而嘉興聲芯的端側方案能在本地完成噪音過濾、喚醒驗證、隱私數據隔離,僅將“提純后的有效語音信號”傳輸至云端,從源頭保障數據安全。
在此基礎之上,阿里云則通過大模型與算力,將信號轉化為“可理解的需求”,最終實現“聽得清、聽得懂、能回應”的完整交互閉環。
在語義理解層面,上一代傳統自然語言處理技術,對語義的理解局限于固定句式與關鍵詞,一旦用戶說話支支吾吾、使用倒裝句,或表達模糊,設備就會“卡殼”。通義大模型憑借海量數據訓練與先進的語義分析算法,讓設備的理解能力實現質的飛躍。
這種“聽得懂”的能力,還延伸到了方言與復雜語境的處理上。中國方言“十里不同音”,部分方言甚至可被視作“外語”,這給語音交互的全國性落地帶來巨大挑戰。阿里云通過持續優化大模型的方言識別能力,目前已在四川話、粵語,以及川普、粵普等帶方言的普通話上實現突破。當四川用戶說“把空調調低點兒”,設備能精準識別“調低”的指令;當廣東用戶用粵語說“打開電視”,也能快速響應。
“云端大模型的方言能力在不斷提升,而聲芯的端側技術能確保方言信號清晰傳遞,兩者結合才能讓更多用戶享受語音交互的便捷。”何昕說道。
在個性化服務落地層面,阿里云大模型的“千人千面”能力,讓AI硬件從“標準化工具”變成“懂用戶的伴侶”。依托大模型對用戶行為數據的分析與學習,結合嘉興聲芯傳遞的精準聲紋與語音信號,設備可實現更細分的需求匹配。
此外,阿里云的算力支撐也為嘉興聲芯的技術迭代提供了關鍵動力。語音算法的優化、多麥克風陣列的調試、方言模型的訓練,都需要處理海量的語音數據,對算力的需求極高。阿里云憑借飛天智算平臺,為聲芯提供了高效、穩定的計算資源。
AI玩具與車載后裝率先破局
脫離場景的技術難以落地,嘉興聲芯與阿里云的端云協同方案,并非“一刀切”的通用型產品,而是針對不同場景的痛點定制解決方案。其中,AI玩具憑借“低試錯成本、高需求匹配”成為技術落地的“天然試驗場”,車載后裝則依托存量燃油車的龐大市場成為商業化突破的關鍵賽道。
針對AI玩具場景,嘉興聲芯在阿里云技術支持下,跳出“功能堆砌”的行業誤區,以“情緒價值”為核心,重新定義AI玩具的交互邏輯。
在端側,通過ANS+AEC+VAD組合技術,過濾家庭環境中的電視聲、腳步聲等噪音,確保孩子的指令能被精準捕捉;支持喚醒詞定制與聲紋識別,讓玩具只響應特定孩子的聲音,強化“專屬陪伴”感;同時實現語音打斷、多輪交互功能,孩子可隨時插話提問,避免傳統玩具“必須等說完才能回應”的生硬體驗。
在云端,接入阿里云ASR(語音識別)、TTS(語音合成)與通義大模型,讓玩具具備“有溫度的交互”能力。當孩子分享“今天在幼兒園得了小紅花”時,玩具會用歡快的語調祝賀;當孩子委屈傾訴時,能溫柔安慰并給出簡單建議,而非機械回復“知道了”。
目前,該方案已與湯姆貓、通通音響等知名IP及硬件廠商展開合作。
在車載后裝場景,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,智能座艙已成為用戶購車的重要考量因素,并同步帶動存量燃油車用戶對智能化的需求。
但傳統的車載智能化升級方案存在兩大痛點:一是成本高,需要更換中控屏、加裝多個傳感器,動輒數千元,超出多數用戶的預算;二是適配難,不同品牌、型號的燃油車硬件結構差異大,方案難以批量復制。
基于此,嘉興聲芯推出車載后裝大模型語音交互方案。
該方案具備四大優勢:其一,高語義理解,依托通義大模型,能識別模糊指令,避免傳統車載語音“必須說固定話術”的局限;其二,個性化服務,根據用戶歷史交互數據,實現個性化指令、偏好設置等;其三,多輪對話連貫,支持“導航到公司-順便加個油-避開擁堵路段”的連續指令,無需重復喚醒設備;其四,離線在線結合,在無網絡或弱網絡環境下,本地處理可保障基本功能,網絡良好時利用云端LLM增強功能。
除AI玩具與車載后裝外,嘉興聲芯的端云協同方案已在智能家居場景初步落地,其推出的AI鬧鐘、點讀筆等產品銷量已達700萬臺左右;同時,公司也在開拓新的智能硬件品類,進一步擴大端云協同的應用邊界。
“未來的智能硬件,不是‘能說話’就夠了,而是要成為‘懂你的伴侶’。”何昕的這句話或許正是嘉興聲芯與阿里云合作的終極目標。
當端側技術的精準感知遇上云端大模型的深度理解,AI硬件將真正跳出“工具屬性”,成為融入用戶生活的智能伙伴。而在端側AI市場的賽道上,這場“端云協同”的合作,無疑已搶占了先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