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正加速推進其人工智能戰略在中國市場的落地。據彭博社記者馬克·古爾曼披露,這家科技巨頭計劃在年底前將Apple Intelligence服務引入中國,通過與本土科技企業合作滿足監管要求,同時為iPhone、iPad和Mac設備帶來更智能的體驗。
為確保AI功能符合中國法規,蘋果已與阿里巴巴達成深度合作。雙方共同開發的端側系統能夠直接在設備上分析和優化AI模型輸出,避免數據跨境傳輸可能引發的合規問題。與此同時,百度將作為次要技術伙伴,為Siri語音助手及視覺智能功能提供支持,類似OpenAI和谷歌在美國市場扮演的角色。
原定于今年年中隨iOS 18更新的Apple Intelligence服務,因監管審批流程延長而推遲。盡管如此,蘋果仍堅持將中國列為戰略市場,目前已在內部員工中開展測試,并持續與合作伙伴推進技術適配。根據最新路線圖,該功能有望通過iOS 26.1或26.2版本正式上線,但具體時間仍存在調整可能。
面對華為、小米等本土品牌在AI領域的快速崛起,蘋果正將人工智能定位為下一代iPhone的核心競爭力。除Apple Intelligence外,公司還在為Siri開發名為"答案引擎"的新型搜索工具,內部代號"世界知識問答"(WKA)。該技術可能由谷歌提供底層支持,旨在對抗Perplexity等新興AI搜索產品,未來或集成至Safari瀏覽器和Spotlight搜索中。
Siri的升級計劃同樣引人注目。蘋果不僅在研發全語音操控和屏幕內容理解功能,還考慮引入第三方大模型增強服務能力。知情人士透露,公司已與OpenAI、Anthropic等企業展開模型定制談判,其中與Anthropic的合作已進入技術整合階段。近期,蘋果還與谷歌Gemini團隊達成評估協議,測試可在蘋果服務器運行的定制化模型。
在編程領域,蘋果與Anthropic的合作已結出果實。雙方基于Claude模型打造的AI開發平臺,將優先用于蘋果內部軟件開發。雖然最終技術架構尚未確定,但古爾曼認為,新版Siri很可能采用"自研模型+谷歌技術"的混合方案,這種模式既能保持技術自主性,又能利用外部資源快速補足短板。
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促使蘋果調整技術路線。相較于美國市場直接集成ChatGPT等成熟服務,中國版Siri需要更深度地理解本地語言習慣、文化背景和服務生態。通過與阿里巴巴、百度的合作,蘋果希望解決中文語義理解、本地服務接入等關鍵問題,從而在高端市場保持競爭力。
行業分析師指出,蘋果能否在2025年3月前完成Siri重大升級,將直接影響其在中國市場的表現。隨著vivo、OPPO等品牌相繼推出具備多模態交互能力的AI助手,消費者對智能設備的期待值持續攀升。蘋果需要證明,其遲到的AI戰略仍能提供差異化的用戶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