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信科技攜手英特爾、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(AIR)、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及IEEE,于近日聯合發布了全球首部聚焦Private AI-RAN商業可行性的《AI-RAN面向垂直行業的商業展望白皮書》,中英文版本同步上線,并已被國際知名學術平臺arXiv收錄。該報告首次通過量化模型與成本效益分析,系統論證了Private AI-RAN在垂直行業中的戰略價值與經濟性,為企業網絡現代化轉型提供了關鍵參考。
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滲透企業業務場景,傳統無線接入網(RAN)的“低時延、高帶寬”特性已無法滿足企業對“數據-算力-智能”協同的需求。AI-RAN(智能無線接入網)通過將AI能力深度融入無線接入全流程,實現了通信、感知、算力與智能的融合,成為全球6G網絡演進的核心方向。白皮書指出,Private AI-RAN不僅是對傳統RAN的技術升級,更是企業構建差異化競爭力、邁向AI驅動6G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。
白皮書以三大核心亮點凸顯其價值:其一,戰略定位上,AI-RAN被明確為6G演進的核心路徑,與“新基建”“綠色低碳”等國家戰略高度契合;其二,商業可行性方面,首次采用場景驅動的量化模型,從資本支出(CapEx)、運營支出(OpEx)及總擁有成本(TCO)等維度測算,結果顯示Private AI-RAN在典型場景中較傳統3GPP方案可顯著降低TCO;其三,行業聚焦上,報告選取智慧園區、智慧礦山、智慧核電、智慧光伏、智慧工廠五大場景,結合真實案例與專家校準數據,驗證了其“通信+感知+算力+智能”融合模式的獨特價值。
作為AI-RAN技術的先行者,亞信科技早在2025年1月便加入AI-RAN Alliance,推動網絡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。此次發布的白皮書進一步強調,Private AI-RAN不僅是降本增效的工具,更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“智能底座”。它通過虛擬化基站算力、輕量化邊緣大模型、通算資源統一調度等技術,將網絡從“連接管道”升級為“智能能力平臺”,助力企業在自動化生產、新型業務模式探索等領域實現突破。
基于對行業趨勢的洞察,亞信科技同步推出了“通感算智軟硬一體聯合解決方案”。該方案整合通信連接、目標感知、基礎計算與內生AI能力,支持5G-A/6G網絡發展,具備網絡無損通信、基站算力虛擬化、輕量化邊緣大模型等創新特性,可為客戶提供“連接-感知-計算-智能”的一站式服務。目前,亞信科技正與生態伙伴緊密合作,持續迭代下一代網絡產品,致力于構建更智能、高效、靈活的網絡基礎設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