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西貝與羅永浩之間的爭議持續發酵,引發廣泛關注。據《中國企業家》雜志副總編輯何一凡在社交平臺透露,此次風波已對西貝的線下經營造成顯著沖擊,僅9月11日一天,全國門店營收就驟減超過200萬元。
何一凡指出,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近日收到大量勸誡信息,多數建議其避免與羅永浩正面沖突。按照常規公關策略,西貝本應第一時間向羅永浩致歉,承認可能存在的服務疏漏,并借機邀請其擔任菜品品鑒官,推出"用戶共創套餐"以化解矛盾。但賈國龍明確表示,即便影響經營也堅持要"討個說法",這種強硬態度引發業內熱議。
爭議焦點集中在預制菜認定標準上。羅永浩此前連續發布檢測報告,稱西貝部分菜品預制比例高達80%,其中牛肉燜飯等堂食菜品實為預制加工。對此西貝方面予以否認,不僅公開13道菜品的制作流程,還強調近期獲得多項預制菜設備專利,試圖證明自身工藝的獨特性。雙方各執一詞,輿論呈現兩極分化。
值得注意的是,胖東來等企業公開聲援西貝,強調其菜品質量可靠。但羅永浩宣布將于當晚8:30開啟專題直播,再度聚焦預制菜行業透明度問題,這場隔空交鋒顯然尚未落幕。社交平臺上,#西貝羅永浩爭議#等話題持續升溫,公眾對餐飲行業預制菜使用邊界的討論愈發深入。
隨著事件發展,西貝曾解釋刪除相關微博系因系統保護詞匯限制,而羅永浩則質疑對方"思路混亂"。這場由菜品工藝引發的爭論,已演變為關于餐飲企業誠信經營與消費者知情權的行業大討論,其后續影響或將持續顯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