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場圍繞“預制菜”的爭論將羅永浩與西貝餐飲推上輿論風口。羅永浩在社交平臺公開批評西貝菜品“幾乎全為預制菜且價格昂貴”,呼吁立法強制餐廳標注預制菜使用情況。此言一出,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迅速回應,表示將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商譽,并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國門店后廚開放,同時推出“羅永浩菜單”供消費者監督。
針對消費者對西貝是否使用預制菜的質疑,鳳凰網《風暴眼》聯系到一位自稱曾任職西貝后廚的員工。該員工透露,去年他在某城市門店工作半年,負責燒烤和中餐制作。他強調,西貝部分菜品確實存在提前加工環節,但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預制菜。
據這位前員工介紹,以土豆燉牛腩為例,后廚每日清晨會將新鮮土豆、牛肉及配菜按標準比例切配,經炒制后燉煮,再分裝冷藏。高峰時段,這些菜品會重新加熱上桌。他特別指出,商場禁用明火導致菜品缺乏“鍋氣”,這可能是消費者產生誤解的原因之一。
對于消費者反映的菜品口味調整困難問題,該員工以大盤雞為例解釋:“這類菜品本身依賴辣椒調味,若完全去除辣椒,等于改變了菜品本質。”他同時承認,部分冷菜如胡麻油調黃瓜等確實存在標準化操作,但強調中餐制作普遍存在提前備菜環節。
在制作流程方面,該員工詳細描述了草原嫩烤羊排的操作:每日清晨用辛香料腌制羊排,經高溫烤制后分裝。顧客點單時,羊排會再次入爐烤制表皮,配合加熱鐵盤上桌。他解釋稱,這種分階段烤制方式是為了兼顧熟度與口感,但承認與專業烤鴨的酥脆度存在差異。
關于中央廚房配送問題,該員工表示僅負責接收牛羊肉原料,其他食材由專人處理。他透露,羊肉泡饃的湯底制作會使用香料包去膻,但強調這是當日現配的調味組合,并非成品料理包。當被問及具體配方時,他以涉及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。
針對網絡流傳的“半成品占比高”的說法,該員工認為關鍵在于對“預制菜”的定義。他舉例稱,面團窩窩需提前制作并加熱,但澆頭仍為現做;小炒草原牛則采用提前切配的食材現場炒制。他反復強調,餐飲行業的備菜流程與消費者理解的“預制菜”存在本質區別。
在采訪過程中,這位前員工多次表達對行業現狀的理解。他指出,周末備菜時間長達三小時,既要保證出餐效率又要維持菜品質量,這對后廚操作提出很高要求。當被問及是否愿意提供工作證明時,他以保護隱私為由婉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