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貨美妝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度變革。隨著花知曉完成由珀萊雅獨家投資的B輪融資,以及多家上市公司半年報的相繼披露,頭部企業正通過多品牌布局、全球化擴張和資本運作,構建新的增長極。這場變革不僅體現在財務數據上,更折射出行業從規模競爭向生態競爭的躍遷。
在營收規模層面,國貨美妝呈現"雙百億"沖刺態勢。珀萊雅以53.62億元的半年營收領跑行業,上美股份則以41.08億元、17.3%的增速緊隨其后。值得關注的是,上海家化通過組織架構改革實現業績利潤雙增長,時隔三年重返行業前三。巨子生物憑借功能性護膚品爆發,市值持續領跑行業,排名從2021年的第十位躍升至第四位。這種格局變動背后,是頭部企業從單一品牌向生態化運營的轉型。
多品牌戰略成為破局關鍵。珀萊雅構建的"1+N"矩陣成效顯著:主品牌貢獻74.27%營收的同時,彩棠以21.11%的增速成為第二增長極,洗護品類更實現131.25%的爆發式增長。上美股份的嬰童護膚品牌newpage一頁表現亮眼,3.97億元營收伴隨146.5%的增速,復購率在天貓、抖音雙平臺均超50%。水羊股份的轉型更具標桿意義,通過收購伊菲丹、Révive等國際品牌,形成覆蓋高端護膚、男士理容的全球品牌矩陣,自有品牌毛利率提升至76.83%。
全球化布局呈現差異化路徑。珀萊雅將投資觸角伸向海外市場,此次戰略入股花知曉正是看中其東南亞、日本市場的滲透率。花知曉覆蓋30余個國家的業務網絡,為珀萊雅全球化提供現成渠道。毛戈平的出海策略更具系統性,不僅在海外設立專柜與網店雙渠道,更計劃通過戰略投資補充高端市場布局,探索供應鏈本地化生產。水羊股份的"10+3"戰略則走高端路線,在紐約、巴黎等十大城市布局旗艦店、SPA館和百貨專柜,旗下Révive品牌已進駐100余家美國高端商場。
行業變革背后是深層生存焦慮。國內市場增速放緩至個位數,渠道成本攀升導致利潤率壓縮,單純依賴主品牌擴張的模式難以為繼。華熙生物的轉型具有典型性,通過將"個人健康消費品事業部"升級為"皮膚科學創新轉化事業部",推動潤百顏等品牌從成分營銷向科技護膚轉型。貝泰妮的應對策略則是優化庫存結構,上半年毛利率提升3.42個百分點至76.01%,經營性現金流同比激增145.7%。
這場生態化競爭正在重塑行業規則。頭部企業通過資本運作整合全球資源,水羊股份搭建的"水羊生態聯盟"已助力御泥坊等品牌實現5000萬元海外營收。但全球化征程充滿挑戰,品牌文化認同、供應鏈響應速度、本地化運營能力等維度,都在考驗企業的跨市場經營智慧。當國貨美妝站在世界舞臺中央,這場從"中國制造"到"中國品牌"的躍遷,終將由產品創新力、品牌敘事能力和生態運營效率共同定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