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百合最新發布的2025年半年報顯示,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.16億元,同比增長9.35%;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.15億元,同比增長117.82%;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.10億元,同比增長96.41%。從產品類別看,床墊、沙發、電動床及臥具等核心產品收入均呈現增長態勢;從區域分布看,北美、歐洲、國內及其他地區市場收入同步提升。
國內市場方面,上半年內銷主營業務收入7.53億元,同比增長11.74%。其中自主品牌內銷收入5.50億元,同比增長4.00%。分渠道看,線上線下收入均實現增長,線下渠道增幅達15.98%,但酒店渠道收入同比下滑18.01%至0.92億元,成為內銷業務中唯一負增長的板塊。將觀察周期拉長至三年,酒店業務營收增幅自2023年起持續走低,與同期公司整體營收穩定在9%左右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。
夢百合自2012年推出的"0壓房"項目,通過與超1萬家酒店合作,累計打造150萬間特色客房。該模式包含兩種銷售路徑:一是以"0壓房"為載體的體驗式消費場景,二是面向酒店集團的B2B集采業務。然而隨著頭部酒店集團運營數據波動,以及市場競爭者效仿同類模式,原有酒店銷售渠道的業績貢獻逐漸減弱。
為突破瓶頸,公司于2024年宣布與董事長倪張根共同出資設立酒店管理公司,計劃打造集住宿、體驗與銷售于一體的"0壓酒店"。根據公開規劃,未來將開設2000家此類門店。2025年3月24日,全球首家全智能床客房酒店——夢百合0壓酒店在上海虹橋商圈正式運營。
攜程平臺數據顯示,該酒店9月房價區間為619元至1626元,與周邊同檔次酒店相比具備一定溢價能力。在1300余條用戶評價中,231條提及"床品舒適",但也有差評指出存在異味、設施不全、噪音及清潔問題。酒店全部119間客房均配備夢百合自主研發的0壓智能床、非溫感記憶綿枕及床墊。
有分析指出,夢百合跨界酒店業的本質仍是產品展示平臺,每家門店實質充當著體驗式銷售終端。但酒店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運營服務,這與家居企業擅長的制造營銷領域存在顯著差異。值得注意的是,半年報中未披露該酒店的實際經營數據。
行業人士認為,當前夢百合旗下酒店規模尚未形成市場滲透效應,模式可復制性與品牌標準化體系仍有待驗證。就在半年報發布前夕,8月25日公司公告副總裁崔慧明因個人原因辭去所有職務,管理層變動為戰略轉型增添不確定性。這家以記憶綿產品起家的企業,能否通過"產品+運營"的雙輪驅動實現突破,市場正持續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