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新茶飲行業進入下半場競爭,各品牌紛紛亮出差異化戰略。在近期公布的“茶飲六小龍”半年財報中,蜜雪冰城、古茗、茶百道等五家企業實現盈利,而霸王茶姬憑借“價值優先”理念成為行業焦點——這家拒絕參與外賣價格戰的中端品牌,通過深耕東方文化與海外擴張,在紅海市場中開辟出獨特賽道。
財報數據顯示,霸王茶姬上半年實現營收67.25億元,經調整凈利潤13.1億元。但細分季度表現呈現明顯分化:一季度營收33.93億元、凈利潤6.77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35.4%和13.8%;二季度營收33.32億元僅增10.2%,凈利潤卻驟降至0.77億元,同比下滑87.72%。這種波動直接反映在資本市場——半年報發布后股價單日暴跌13.14%,截至9月4日總市值縮水至32.75億美元。
“我們主動選擇不參與短期折扣活動?!卑酝醪杓駽FO黃鴻飛在業績會上坦言,二季度業績承壓主要源于兩個因素:去年同期基數過高,以及外賣平臺價格戰導致的客源分流。這種戰略選擇與行業趨勢形成鮮明對比——奈雪的茶外賣訂單增長7.5%,蜜雪冰城通過價格戰實現國內店均營業額提升,古茗、茶百道等品牌也從中受益。窄門餐眼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7月15日,全國奶茶飲品門店總數達42.6萬家,近一年新開11.8萬家,行業密度已達“密不透風”程度。
在價格戰與市場飽和的雙重壓力下,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杰提出三大堅持:不盲目跟風、保持高價值品牌戰略、通過技術創新提升運營效率。這種理念在會員體系中得到驗證——截至二季度末,注冊會員突破2.069億,小程序訂單復購率達73.9%。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毛利率表現:二季度達53.9%,較去年41%大幅提升,在“茶飲六小龍”中位居榜首。這得益于其精簡的SKU策略——25個左右的產品中,原葉鮮奶茶占比91%,前三大暢銷品貢獻61%的GMV,原材料以茶、奶、糖漿為主,兼具易儲存與運輸優勢。
當國內市場陷入內卷,海外擴張成為破局關鍵。霸王茶姬采用“強強聯合”模式:在馬來西亞與酒店業龍頭聯大集團合作,計劃三年開設300家門店;印尼市場聯合零售巨頭Erajaya(曾與小米、華為合作);泰國市場引入總統飲料有限公司投資。這種謹慎的擴張策略體現在“三步走”路徑:先以直營店驗證產品接受度與盈利模型,再開設聯營店,最后吸納加盟商。數據顯示,其海外GMV二季度達2.352億元,同比激增77.4%,新加坡門店投資回收期已縮短至12個月內。
在北美市場,霸王茶姬正復制星巴克式路徑。其洛杉磯首店大杯伯牙絕弦售價5.95美元,錫蘭紅茶拿鐵6.45美元,定價策略延續“價值優先”理念。為支撐全球化戰略,公司聘請前星巴克中國首席市場官Emily Chang擔任北美首席商務官,前荷蘭兄弟咖啡高級開發副總裁Aaron Harris出任北美首席發展官。這種人才布局與運營策略,使其在美國第二家門店試營業期間即引發關注。
面對行業同質化競爭,霸王茶姬嘗試開辟第二曲線。與蜜雪冰城孵化幸運咖、滬上阿姨推出“滬咖”、古茗配備8000家門店咖啡機不同,其選擇聚焦純茶領域,推出副品牌“第二杯茶”。該品牌定位傳統萃取中式純茶,計劃在上海開設近30家門店,定價鎖定10至20元區間,單杯純茶售價13至16元,茶拿鐵19至22元,延續“即買即走”模式。這種差異化探索,反映出頭部品牌從單一茶飲向多元化消費場景延伸的趨勢。
浙商證券研報顯示,霸王茶姬通過加盟模式實現市占率快速提升——從2023年的0.8%躍升至2024年的1.5%,排名從第十升至第五。但挑戰依然存在:如何在加快市場拓展的同時維持單店經營質量,成為其突破瓶頸的關鍵。當行業從規模競爭轉向精細化運營,這家以東方文化為基因的品牌,正通過海外擴張與品類創新,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增長故事。